客服热线:400-608-0986(工作日9:00-18:00)

金融科技在中国演进路线与前景展望

综合   |   2018-01-19


金融科技是英、美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来的概念,主要是指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优化流程、减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如银行用电脑处理金融数据,用网络传输信息资料,用软件改进工作流程,用数据分析商业模式。当时美国的银行业从电子技术应用做了很多金融科技的研究。但中国并不是完全没有注意到这趋势,上世纪90年代我国提了科技金融的概念,主要目的是希望金融支持科技的发展,比如给科技创业企业提供贷款,通过技术可以入股,我国科技金融也是很多在互联网信息企业中探索,如知识产权融资等。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都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金融与科技融合的表现,我国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进行回顾总结和前瞻展望。

科技革命已经悄然改变金融生态

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发端于一个共同背景:新一轮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促使科技和金融走向相互渗透和跨界融合。经过二十多年渗透、融合,整个金融生态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已悄然发生改变。

随着科技革命的推进,科技和金融融合的形态在改变,金融科技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调整。如果把金融机构采纳信息技术视为金融科技起点,电子银行则是金融科技第一阶段的典型代表,西方从九十年代开始起步,中国比英美等发达国家要略晚数年。金融电子化、金融信息化、金融网络化、金融软件化这四化成为发展的主线,这一阶段的成果亦被称为金融互联网。

目前正处在金融科技发展的第二阶段,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进入移动互联网阶段,我国差不多和西方是同步。我国的非银行机构第三方支付率先取得了突破,如支付宝、财付通等在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上产生的支付手段,奠定了整个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基础。网络借贷和众筹融资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发挥了鲶鱼效应,让正规金融机构猛醒,加快了推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改革与创新工作。从2013年开始中国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经过四年多突飞猛进与野蛮生长,已取得全球公认的领先地位。

下一阶段,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让金融再次发生巨大变革。在G20杭州峰会上,确定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与原则,现在金融科技领域在技术创新驱动下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区块链金融、智慧金融、物联网金融等出现,创新链不断延展和拉长,科技影响金融不仅在市场、产品、服务层面,也影响到监管和制度层面。

金融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与新课题

新兴技术最初的用户往往都是国家,之后逐步下移到公司、到家庭再到个人。计算机、数据、网络等技术有相似的变化轨迹,从国家到公司,从家庭再走向个人。技术普惠化带来金融的普惠化,技术的普惠为金融普惠提供了技术基础和运行载体。

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逐渐普及到老百姓,都会影响个人风险评价和金融服务创新。如可穿戴手表监测身体健康状况,数据被保险公司所获得,保险产品就不再依靠概率精算,而是依据真实情况精准判断。物联网可以跟踪任何一个物品的运行状态,对其风险状况进行评价。人工智能高效进行数据处理、场景发现和风险控制。

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一些问题,如信息泄露、隐私被窥、或被不法分子盗用出现精准诈骗,国家更应该加大数据、隐私保护的立法,以防数据泄露带来更多的麻烦。《网络安全法》的出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表明我国正在加强有关立法工作,打击侵犯危害网络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今后如何加强制度设计、保障权利和防范违法犯罪行为,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新课题。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

手机APP友金所APPApp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在线客服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