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金所 | 2017-08-29
传统银行如何响应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普惠金融体系”?面对新金融的不断冲击,如何以新的模式服务新产业?传统中小商业银行将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和互联网金融嫁接共生?
8月24日至25日,第十二届中小商业银行CEO论坛在广东佛山召开。该论坛始创于2005年,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中小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金融机构高管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银行经营管理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本届论坛以“新产业、新金融”为主题,吸引了美国安快银行董事长戴维斯、陆金所董事长李仁杰等来自境内外208家银行,超过100家机构的600多位金融企业家、高管参与。
两天的论坛中,各位专家、企业家、高管从金融科技创新、新产业探索等不同视角观察新产业、新金融,分享了他们精辟的见解和创新实践成果。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先生专程做论坛压轴演讲。
曾在传统银行从业十余年的友金所总裁李昌国也受邀出席,并向与会者发表题为《产业金融与互联网+》的主题演讲,介绍友金所三年来的普惠金融之路,为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新金融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得到了中小商业银行业界的广泛关注。
张维迎在演讲中提及,创新是每个时代中企业家的天职,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中国精英企业,应当主动做技术突破创新与产业创新应用的中坚力量。而这一观点,和友金所总裁李昌国的演讲内容不谋而合。
(友金所总裁李昌国)
破解小微融资难的技术变迁
李昌国在演讲中提及,在2014年7月成立互联网金融平台友金所之前,李昌国一直在银行系统工作。从浙江大学毕业后,以管理培训生的身份进入平安银行的前身深圳市商业银行工作,从支行到总行,从对公业务到零售业务,李昌国在银行整整待了12年。
银行的工作经历,也让李昌国见证了银行解决小微融资难技术手段的变迁,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里,贷款需要价值较高的实体物品作为抵押物,或是一栋房子,或是一辆汽车。这其实给贷款设立了一个很高的门槛,将大量的优质小微企业和个人拒绝在了银行的门外。
“完全依靠抵押显然无法解决小微融资难的问题,根本实现不了普惠金融”,李昌国说,在抵押贷款之后,银行开始寻求新的贷款技术,风控方式向弱化抵押、强化信用的方向发展。
随后,国内银行首创的“三品“、”三表”技术以及德国的IPC微贷技术逐渐被引入中国。在小微客户缺乏足够抵押物和财务报表支撑的情况下,通过信贷经理实地尽职调研,还原这些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作出贷款审批。不过,IPC技术所带来的发展限制也逐步显现。因为过高的人员成本、运营成本以及存在的操作风险,银行仍然无法将其大规模应用于解决小微几万、几十万这样的融资需求。
继IPC技术之后,以平安银行“新一贷”为代表的个人零售信贷业务所采用的“信贷工厂”模式开始成为应用到小微贷款领域,将以考察企业经营状况为核心的IPC技术,转向以考核个人信用为核心的评审技术。
大数据+评分卡+决策引擎”的信贷工厂模式,通过收集个人征信、银行流水、社保、公积金、保单等各类数据信息,让系统根据决策模型进行自动评分,完成贷款准入和定价。风控过程中,只有部分借款申请需要进行实地尽职调研,解决了IPC时代的运营成本过高、规模难以扩大的问题。
李昌国说,从平安“新一贷”到成立友金所,他和核心创始团队操作了近1000亿元、50多万户个人贷款案例,对于“大数据+评分卡+决策引擎”的信贷工厂模式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战经验。而友金所旗下专注借款服务的友金普惠,之所以能立足于普惠金融,解决大量小微企业主、小白领、自雇人士等群体融资难的问题,正是源于上述底层风控技术的支撑。
(第十二届中小商业银行CEO论坛现场)
小微金融迎来新机遇:产业+互联网
新的小微信贷评审技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IPC技术运营成本高的难题,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它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余额宝出现后,银行业开始变得焦虑,当时还在银行工作的我们开始被派往各地学习互联网的模式。”李昌国在论坛现场谈到,余额宝2013年6月正式上线,但到当年年底,客户数量就已经超过了4300万人,金额规模超过了1800亿元,给传统银行极大的震撼和冲击。
余额宝是特例么?移动互联网给金融业态带来的改变就此结束了么?答案是否定的。“黑天鹅是小概率事件,但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不是黑天鹅,而是灰犀牛,是大概率事件。”李昌国如是说。
此后,平安集团旗下陆金所的发展轨迹以及如今国有四大行和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的陆续合作,都在不断印证互联网化给传统金融带来的冲击。
李昌国认为,传统的信贷手段一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就会碰撞出新的花火,给银行、给借款人都带来全新的体验。
以友金普惠熟悉的信贷工厂风控模式为例,能够从移动互联网汲取的养分,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互联网能够给借款服务机构带来无边界、低成本的在线获客方式;第二,企业和个人的互联网行为等数据,为借款服务机构进行信用评估带来新的信息佐证,让风控模型进一步迭代优化。
“传统贷款机构如何获客?开网点、发传单、找中介、打电话,但这样的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要求。”李昌国表示,传统获客模式下,要持续增加客户量非常困难,不断抬高的网点成本也会让很多机构难以承受;更可怕的是,在互联网企业的渗透下,越来越多的客户已经开始“喜新厌旧”,去网点办理业务人会变得越来越少。
因此,无论是被倒逼还是主动拥抱,通过互联网获客将成为包括传统银行在内的贷款机构,所不能改变的事实。
用友云:助力友金普惠线上风控及获客
互联网的机会不言而喻,但传统机构只有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顺利转型。大型金融机构,如平安集团独自开拓试验田,培育出了陆金所这样的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也有的则选择和互联网巨头合作。
李昌国说,对于友金普惠而言,加速转向互联网化的基础条件建立在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用友云触达数百万的大中型企业群体以及这些企业的员工,同时有机会授权接入因云服务而产生的大量数据,如财务数据、管理数据、购销存数据、物流数据、ERP数据、薪酬数据等等,实现互联网获客和风控的真实落地。
第二,友金普惠通过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爬虫技术等综合手段自主开发反欺诈技术,并结合远程面签、远程先调,达到全流程的在线化。
用友网络是友金所的第一大股东,是成立近30年的老牌上市企业,从财务软件起航,如今进入了以“软件、云服务、金融”为三大核心业务的3.0时代,目前用友云服务的企业客户约324万家,有超过众多生态合作伙伴。
李昌国谈到,这些使用云服务的中小企业群体正是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用友云和友金普惠在产品、服务渠道、资源的协同发展,将实现产业金融和互联网技术的完美融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截至目前,友金普惠已经与银行开展合作,资产质量状况表现良好。如今,通过“产业+互联网”的方式,友金普惠能够向更多中小商业银行输出“营销获客”、“风险控制”、“贷后管理”等完整的小微金融服务,双方联合用创想与技术推动普惠金融进步。